- 一项新研究警告说,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将外来入侵物种引入若干国家,威胁其本土的生物多样性。
- 研究人员研究了超过800种外来侵入性脊椎动物物种入侵的风险,发现有14个入侵热点——人员和物品流动引起的具有高引入风险的区域,以及允许入侵物种茁壮成长的条件。
- 这些热点地区包括北非、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 其他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中没有包括许多其他类型的入侵者,如昆虫和病原体,这些入侵者可能对生态系统、农业和牲畜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
一项新研究警告说,中国雄心勃勃的、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将外来入侵物种引入若干国家,威胁其本土的生物多样性。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BRI),也被称为“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议通过陆地和海洋网络路线将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联系起来 ,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容易。计划建设六条走廊的陆上经济带,其中包括公路、铁路、机场和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将中国与中亚、南亚和欧洲连接起来。 还有海上丝绸之路或海上航线走廊,旨在通过一系列海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大洋洲和北非。
虽然通过BRI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所增加的连通性可为参与国提供贸易和增长机会,但也会产生巨大的环境代价。例如,环保主义者表达了他们对BRI可能加速外来物种入侵和本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注。
为了找出外来物种可以轻易进入的地方,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家Li Yiming及其同事研究了800多种入侵物种的入侵风险,包括98种两栖动物,177种爬行动物,391种鸟类和150种哺乳动物,遍及121个中国认为是BRI项目潜在东道主的国家。对于这些物种,该团队评估了两件事:“引入风险”,即物种被引入新区域的可能性,以及“栖息地适宜性”,即物种一旦被引入,将因着适宜的栖息地在那里茁壮成长的可能性。
Li告诉Mongabay,该研究没有评估BRI本身对入侵风险的影响。相反,它确定了在具有高入侵风险的BRI国家里的区域。Li说,这将有助于实现BRI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目标。
Li的团队确定了14个入侵热点地区——既因为人员和货物流动而具有高引入风险,又具有允许入侵物种茁壮成长的条件的地区——主要位于提议的六条经济走廊上。研究人员在Current Biology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些热点地区包括北非、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例如,仅在印度尼西亚,该研究就发现300多种外来脊椎动物物种可能有适宜的栖息地,其中包括美洲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或Rana catesbeiana),一种原产于北美的两栖动物,与爆发致命的壶菌属真菌有关,导致了中美洲和其他地区的青蛙种群数量下降。同样,马来西亚为近200种入侵物种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
没有参与此项研究的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杰出研究教授威廉劳伦斯告诉Mongabay,大量的入侵性脊椎动物物种可能会困扰那些主办“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数目“触目惊心”。 “当然,这还不包括许多其它类型的入侵者,如昆虫和病原体,它们能对生态系统、农业和牲畜产生重大影响,”他说。
事实上,“‘一带一路’可能为东道国带来巨大的隐性成本,”劳伦斯说,他也是Mongabay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特别是,一些入侵物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出口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影响。所以,实际上,“一带一路”传播入侵物种的潜在风险非常高。
Li和他的同事表示,为了降低入侵风险,需要对通过道路、机场、海港和其它交通走廊的商品货物进行更严格的监控。在资源有限的国家,他们还建议设立一个特别基金,以支持生物安全措施的运作,例如加强对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根除技术的研究,并培训人们识别有问题的物种。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几个控制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项目,”Li说。 “我们相信,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更多参与国进一步促进合作,以更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然而,劳伦斯表示,一旦建成新的公路、铁路或港口,入侵物种将能够“像野火一样”蔓延,几乎不可能阻止。
他补充说:“试图监视和控制入侵者以阻止它们出来,或者一旦它们到达并适应了就控制它们,这也是非常困难和昂贵的。” “我们的研究表明,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在成本和效益方面已经非常接近,并且对于”一带一路“项目中的东道国和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事实上,根据我们对亚太地区和非洲数十个国家此类项目的详细成本效益研究,我认为许多计划的“一带一路”项目应该完全取消。
马来西亚的婆罗洲(Borneo)一条伐木公路的横幅图片,由Rhett A. Butler/Mongabay提供。
引用:
Liu, X., Blackburn, T. M., Song, T., Li, X., Huang, C., & Li, Y. (2019). Risks of Biological Invasion on the Belt and Road. Current B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1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