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雪人”(Yeti)的传说由来已久。几个世纪以来,有关这种像人猿一般站立行走的神秘生物出没的传言从未停息。
19世纪,雪人的传说首次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当西方登山家们如Eric Shipton, Edmund Hillary, Tenzing Norgay等人,还在征服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其它高峰时,雪人的传言也正如火如荼,深刻地铭印并存留在西方人的想象之中,直到今天。
多年以来,不少人收集到了据称是雪人的毛发骨骸,而目击报告更是数见不鲜,无论是其真身还是足迹。当然,雪人的存在性与否至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一“物种”的真实身份,依旧是个谜。
不过,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可能将会给这一谜题盖棺定论了。发表在 《英国皇家学会通讯B》 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Tianying Lan所领导。他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分析对照了24份来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熊类样本,以及据称是雪人的样本后(包括骨头、粪便、毛发和皮肤),终于搞清了“雪人”的进化由来。
这项研究并不是第一次利用DNA证据确定雪人身份的尝试。2014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据称是来自雪人、大脚怪(bigfoot)等“神秘类人生物”的30份毛发样本。其中三份据传来自喜马拉雅“雪人”,经过对比,研究者发现它们的DNA与某只古代北极熊化石上遗留的DNA样品最为接近。
鉴于此,科学家们猜测,“雪人”可能是一种未经发现的熊类,很可能是古代北极熊与某种其它熊类杂交的产物。这一生物如今只残留在喜马拉雅山区,于是引发了数百年的传说。Tianying Lan及同事们找到了与前述研究中收集的一份样本类似的样品进行检验,并且得到了一个更简单的解释。 “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份样本属于现存的喜马拉雅棕熊类群。”他们在论文中写到。
同时他们发现,所收集的其它据称是来自于雪人的样本,也都来自生活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熊类。除了一个例外:一份来自博物馆标本的样品实际上来自一只狗。“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对来自‘雪人’这一神秘类人生物的样本进行的最严格的分析,而这些证据有力地表明,‘雪人’的真实生物学属性是喜马拉雅山区的棕熊或黑熊。”他们在论文中写到。
研究者们也借机理清了青藏-喜马拉雅地区棕熊和黑熊亚种的进化史。他们的结果支持之前的一项研究:喜马拉雅棕熊(Himalayan brown bears),以及戈壁棕熊(Gobi bears)、代奥赛熊(Deosai bears),一起构成了一条进化支系,而与现存的其它棕熊亚种区别开来。“这一结果强烈地支持了喜马拉雅棕熊作为一个孓遗种群,较早时就已与其它棕熊种群分道扬镳。”论文中提到。
他们的结果也强烈地支持了青藏棕熊(Tibetan brown bears)起源的假说:他们的祖先是欧亚棕熊,而后迁徙到青藏高原上,并从此与其它棕熊种群产生地理隔离。
与此类似的,喜马拉雅黑熊(Himalayan black bear)也是所有其它亚洲黑熊的一支旁系:“虽然采集的样本有限,我们的结果仍旧表明喜马拉雅黑熊来自一支古老的支系,并且经历了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与喜马拉雅棕熊分支起源的过程类似。”
本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Charlotte Lindqvist(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虽然这可能不是许多雪人的拥趸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证据是足够令人信服的。
“我们并无意要批判或辟谣相关的传说。我们是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一问题的,且得到了许多(有关青藏-喜马拉雅地区熊类的)有意义的结果,” Lindqvist说道。“我对雪人的传说并没有太多研究,并且也不是人类学家。不过作为一名遗传学科研工作者,我认为这项研究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参考文献
- Lan, T., Gill, S., Bellemain, E., Bischof, R., Nawaz, M.A., & Lindqvist, C. (2017).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enigmatic bears in the Tibetan Plateau-Himalaya Region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Yeti. Proc. R. Soc. B 20171804. doi:10.1098/rspb.2017.1804
- Sykes, B. C., Mullis, R. A., Hagenmuller, C., Melton, T. W., & Sartori, M. (2014, August). Genetic analysis of hair samples attributed to yeti, bigfoot and other anomalous primates. In Proc. R. Soc. B (Vol. 281, No. 1789, p. 20140161). doi:10.1098/rspb.2014.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