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型国家公园体系中的第一家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对外开放。这一区域生活着多达1500只濒危雪豹(学名Panthera uncia)。雪豹因捕食家畜而遭到人类的迫害和偷猎,这使得它们的生存越来越困难。新的公园力争保留当地藏传佛教徒对野生动物的敬畏之心,采取这种保护模式可以让公众参与进来,并尝试缓解人类与食肉动物之间的紧张关系,旨在创造一种比国内现行体系更有效的保护区模式。 中国,三江源,3月15日的深夜,在中国西部青海省的一个偏远牧草地,一只雪豹偷偷进入一个藏民家中羊圈,捕食了一只羊。当地的藏族牧民抓住了这只雪豹,把它送回到了附近的山上。 三江源的雪豹,图片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不到两天,它又两次回到同一个地点,吃了更多的羊。在咨询过一位野生动物专家以后,当地人意识到这是一只老年雪豹,如果不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捕食牲畜,可能无法生存下去,于是他们把它送到了青海省会西宁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对于住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人们来说,碰上雪豹再普通不过。当地人把这种时常神出鬼没的生物戏称为“雪山隐士”。当地人们对于雪豹捕食他们的牲畜司空见惯,在三江源崎岖的高山地形中,其他食肉动物也会这样。 三江源,摄影:王妍 如今,中国政府正着手在此地区建造国内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护三江源地区庞大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包括该地区的旗舰物种——雪豹。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因为捕食牲畜而遭到人类的迫害和猎杀。 如何促进人类与雪豹共存,对于新公园成功地保护濒危猫科动物至关重要。 三江之源 白玛·昂周(音译)是一位61岁的藏族牧民,他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一片海拔4000米的高山牧区。去年八月,在他家的帐篷里,白玛告诉Mongabay的记者,他家附近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白玛表示,有几次没有人在家的时候,棕熊闯入他家,毁了帐篷,吃了食物。 白玛说:“记忆里,近几十年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增多,而且我们也常常发现雪豹。”他把原因归于偷猎行为的减少。 三江源的雪豹,图片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和野生动物们一起生活。在海拔高的牧区和山区,当地人经常可以看到蓝羊(学名Pseudois nayaur),白唇鹿(学名Cervus albirostris),马麝(学名Moschus chrysogaster),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野猪(学名Sus scrofa),荒漠猫(学名Felis bieti),红狐(学名Vulpes vulpes)等生物。在白玛居住的附近,另一个叫罗珠(音译)的藏族牧民告诉记者,大多数家庭每年会因雪豹或狼群损失三到五只牲畜。 过去的三年里,中国一直在推动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旨在国内现行体系的之上建立一种更有效的保护区模式。2015年,作为该体系九个试点项目的第一例,政府开始着手在三江源地区建设一个占地面积为123000平方公里的(近47500平方英里)的国家公园,大致相当于朝鲜的面积。三江源国家公园预期于2020年完工,将覆盖一部分现有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意为“三江之源”,即中国三大河流——黄河,长江和湄公河的发源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湄公河总水量的15%,长江总水量的25%和黄河总水量的49%都来源于这一地区。 三江源地区除了其独特的地形和丰富的水资源,还以保存完好的动植物而闻名。这个国家公园育有760维管植物,59种鸟类,15种鱼类和125种野生哺乳动物。对于辽阔的青藏高原来说,很多生物都是三江源地区独有的。 该地区有八种哺乳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一种给予最高级别保护的称号),分别是雪豹、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野耗牛 (学名Bos mutus),、藏野驴 (学名Equus kiang)、 白唇鹿、 马麝,、盘羊(学名Ovis ammon) 和金钱豹 (学名Panthera pardus)。 三江源的动物,摄影:王妍 当地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宗教文化以佛教为主,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地区才得以保持一个相当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濒危的雪豹成了人类居住地的“常客”。 2016年,在湄公河(中国国内叫做澜沧江)的上游区域,红外线摄像机在国家公园里捕捉到了野生雪豹交配的连续镜头,为世界首例。 2016年4月,吕植,北京大学生物保护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公益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SCC)的创始人告诉中国媒体,采集到的视频里展现了该地区有一定数量可以健康繁衍的雪豹。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估计,大约有1000至1500只雪豹生活在三江源地区。 中国新模式 对大部分藏民而言,看见雪豹是一种福祉。雪豹甚至被佛教徒视作神圣的标志。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对雪豹和野生动物的崇敬之心,三江源国家公园预期将采用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使公众参与到保护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官员才旦周告诉记者,“雇佣的公园管理员在国家公园内负责管理和维护牧场、湿地,打击偷猎行为,安置红外相机,环境监测和清扫垃圾”(该文章去年12月发表于NewsChina杂志)。 才旦周表示,“对本地区的平均收入来说,这一方法(雇佣公园管理员)将使当地居民的家庭收入大幅增长。” 当地还有一些过于贫困的家庭只能以偷猎谋生,这种方式也可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三江源,摄影:王妍 中国自诩有约10000个自然保护区,相比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幅员辽阔,已是多达18%的国土面积被划分为受保护区域。但中国缺乏一个统一的体系来规范和保护这些保护区。碎片化管理和资金不足正日益威胁着大部分保护区里保护工作的展开。 三江源国家公园期望有所突破。根据其2017年3月发布的最新管理规划,公园形成了一种新型综合管理体系,人员与其他政府部门分离。这与中国现有的保护区体系形成了鲜明对比。泽当认为,这一举措将给予园区及其周边地区更有效的管理和生态保护。 残留隐患 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列为濒危动物,生活于中亚的高山带地区,主要栖息地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帕米尔山,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那里约有200万平方公里(约77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适宜雪豹居住。 研究学者估算,在其居住的13个国家范围内,雪豹的总数量在4000到6600只之间。而其中有60%的雪豹生活在中国,尤其是青藏高原腹地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上。 乔治·夏勒(音译)是雪豹研究专家,来自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原名纽约动物协会)和猫科动物保护组织Panthera。 2016年他在自己的作品《雪豹》(Snow Leopards)中写道“这种模糊的估计不足为奇,因为许多山脉只在一两个地点取样,且没有持续长达十年或更久的长期监测种群,对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动态变化进行衡量。” 三江源的雪豹,图片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间,雪豹遭受了残酷的偷猎,偷猎者们盯上了它们的皮和骨头。1989年,中国颁布了首个《野生动物保护法》,将雪豹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新法律的规定下,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开始收缴步枪,并对包括非法偷猎雪豹和其他野生动物在内的行为进行处罚。 同一时期,政府开始设立保护区,容纳了一部分雪豹的栖息地,如新疆托尔木峰国家自然保护区(1985年设立)、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987年设立)、西藏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1993年设立)和青海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2000年设立)。 来自英国的非政府组织TRAFFIC在2016年10月发布了名为《预防:重新审视雪豹犯罪》的报告,报告里称,尽管事实上“在亚洲的高山里,每年都有数百只的濒危大型猫科动物被非法猎杀”,中国的物种保护正在改善,“研究人员发现,市场上公开售卖的雪豹皮数量明显下降,尤其是在中国。” 来自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的宋大昭,告诉Mongabay记者,相比中国的其他三种大型猫科动物——东北虎 (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 altaica)、金钱豹、和云豹 (学名Neofelis nebulosa),雪豹是数量相对充裕的,而且享受最好的居住环境,人迹罕至,自然威胁也最少。 过去的60年里,中国栖息地的流失和偷猎行为将其他三种猫科动物近乎逼向灭绝。而另一方面,雪豹因其栖息地位于国内人烟稀少的腹地中,避免了这些威胁。 夏勒写雪豹时写道“猫科动物需要自然景观,一部分包括所有物种的核心保护区,剩下的部分致力于在栖息地、野生动物和社区及他们的牲畜之间实现生态平衡”。 三江源地区是这种景观生态保护方法的有力实践。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因林木线上移伴随的高山带的缩减,相当数量的雪豹栖息地可能面临流失。 除此之外,在中国,非法偷猎仍然威胁着当地雪豹种群,尤其是报复性和无目标性的猎杀行为。 据国内公开媒体的报道,仅2017年1月,在青海就有三只雪豹被发现落入猎人的陷阱中。一篇2014年发表在《生物保护》期刊的文章称,他们通过入户访谈发现,仅在三江源地区,每年就有11只雪豹被猎杀,是当地雪豹估计总数的1.2%。 王鹏是一位野生动物电影导演,他的新电影《拯救雪豹》片段近期在上海举办的纽约WILD电影节展出。他告诉澎湃新闻(一家中国新闻媒体),有几次他曾看到藏族牧民设陷阱猎杀雪豹,是因为雪豹偷吃了他们的牲畜。王鹏表示,在三江源地区和其他地方,他为了从藏族牧民手中解救五只雪豹,已经花费了14,000元人民币(约合20,300美元)。 该地区的牲畜数量在不断增加,人们甚至开始在高原的偏远地带放牧。这已经侵犯到了野生蹄类动物的栖息地,使雪豹缺乏可捕食的猎物。王鹏告诉澎湃新闻:“目前雪豹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过度放牧所带来的其领地范围缩减和食物资源减少。” 冲突解决 去年八月,Mongabay采访过的所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牧民,都说雪豹和其他食肉动物曾偷吃过他们的牲畜。 的确,肉食动物会给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居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畜牧业是当地主要的生计来源。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地区,狼群(学名Canis lupus),猞猁(学名Lynx lynx)和雪豹是牲畜的主要捕食者。 然而,国内少有研究关注人类和雪豹之间的冲突问题。因此,人们对于雪豹到底杀死多少只牲畜,了解并不多。 尽管如此,为了新公园里居民和雪豹的共同利益,政府也需要介入来缓和紧张关系。2016年,位于湄公河上游的杂多县,当地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设立了一个“人兽冲突保险基金”,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年都村作为试点。 三江源的雪豹,图片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赵翔说牧民、当地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为基金出资。每户可以选择每只牲畜年费30元的保险,相当于整个村庄一年贡献出25652元(约合3719美元)。村里选举产生代表担任审核员,评估肉食动物造成的牲畜损失。赵翔告诉Mongabay,自治管理下的补偿基金,可以有效避免牧民虚假申报的情况。 他还说,基金帮助牧民避免了肉食动物带来的损失。“我们的研究表明, 12月到4月这段期间是肉食动物偷吃牲畜的高发期。所以我们建议,每年的这段时间,所有牧民都要加强对牲畜的看管,”赵翔还补充道,“目前为止,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 统计数据表明,尽管年都村2015年损失了300只耗牛,2016年又损失了100多只,从今年1月到今年4月,只损失了17只。同时,红外线摄像机对年都村周围约2000平方公里(770平方英里)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过去三年里,当地雪豹种群的数量稳定维持在13只及以上。 基于“人兽冲突保险基金”在年都村的成功,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决定将这个项目推广到公园里的其他社区。管理局近日分发了30万元(43,500美元),用于在其他地区设立保险基金。 赵翔说:“我想对于在杂多的人兽冲突试点,它的意义和价值不止于对于一个补偿政策的探索,更是对于人与野生共存的一种态度。” 他还说:“基于对于原住民参与的重视和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研究人员)或许从这里获得更多的启发。” 原文链接: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2017/05/chinas-first-national-park-an-experiment-in-living-with-snow-leopards/ 首先翻译:http://www.ngocn.net/news/2017-06-20-506d7d3bb4010a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