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最近一次普查结果显示,2005年时泰国东南部有14,000只戴帽长臂猿 (Hylobates pileatus)。没人知道这个数字现在变成什么样了。这个物种已沦为非法盗猎的受害者,近期有研究指出非法盗猎是东南亚野生动物们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
- 偷猎者潜入他兰国家公园森林的深处去盗伐濒危的红木,而公园中的长臂猿则成为他们果腹的首选。2000年到2014年间湄公河区域出口到中国的红木总价值约为24亿美元。
- 资金装备极度不足的泰国护林员常与武装完备的盗伐者交火。能肯定的一点就是以前时常能听到长臂猿的啼声,看见它们在树林里穿梭,但现在长臂猿的数量却在持续减少。
- “以前我们常能听见长臂猿的啼声,但现在不怎么听得到了。我觉得是那些到森林里伐木的人对长臂猿造成了影响,”他兰国家公园护林负责人Surat Monyupanao说。
![Pileated gibbons are easy to hunt because of their singing in the rainforest canopy. They are poached as bushmeat in Thailand’s Thap Lan National Park by poachers who feed on them while cutting Endangered rosewood trees. US $1.2 billion worth of rosewood timber was illegally smuggled into China from 2000 to 2014. Photo by Rhett A. Butler / Mongabay](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rhett-butler.jpg)
泰国的戴帽长臂猿 (Hylobates pileatus) 面临着一项新的,且尚未具体文件记录的威胁:非法盗伐者潜入到泰国国家公园森林的深处去偷伐濒危的交趾黄檀 (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时,会以灵长类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为食。他兰国家公园的护林员们拍到了野生动物惨遭屠戮的照片,这些盗伐工人们残忍地猎杀了大量长臂猿和其他一些动物,仅是为了果腹。
作为四大国家公园之一的他兰国家公园占地2,200平方公里 (约合849平方英里),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庇护所,也是泰国东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 (Dong Phayayen-Khao Yai Forest Complex,简称为DPKY-FC) 的重要部分。DPKY是东南亚仅存的全球性低地龙脑香科热带森林系统之一,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它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要塞,庇护着超过800个物种,包括一些全球濒危物种,比如亚洲象、亚洲黑熊、马来熊、爪哇牛 (一种野牛)、犀鸟、懒猴、暹罗鳄和马来穿山甲。
随着戴帽长臂猿在三大栖息地国家——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中的数量急剧下降,戴帽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科学家认为1970年至2015年这三代 (约莫45年) 戴帽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减少了50%以上。
![Illegal Siamese rosewood loggers in a makeshift camp pose with the remains of Pileated gibbons. Wildlife rangers in Thap Lan National Park have reported hearing the gibbons’ calls less and less in the treetops as their numbers dwindle.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4-GIBBON-REMAINS-2.jpg)
因猎杀而濒临灭绝
中等个头的戴帽长臂猿体重约为5到6公斤 (11-13磅),它们通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后代生活在一起。戴帽长臂猿主食为水果,几乎从不下树,用超过60%的进食时间吃水果。
如其他品种的长臂猿一样,戴帽长臂猿爱在林间树冠上发出二重唱般的啼叫声,远在1.5公里 (0.9英里) 外都能听到那优雅的歌声。当母长臂猿开始长啼时,公长臂猿会与之相合而啼。博物学家、探险家Alexander Henri Mouhot (1826-1861) 来到东南亚为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搜集动物样本时,对戴帽长臂猿的啼叫形容道:“丛林中充满了猴子们此起彼伏的哀嚎声。”
如今,这些啼叫却被死寂取而代之,因为森林里已经没有野生动物了。除了戴帽长臂猿外,泰国还是其他三种长臂猿的栖息地——它们分别是白掌长臂猿 (Hylobates lar)、黑掌长臂猿 (Hylobates agilis)和合趾猿 (Symphalangus syndactylus)——三者均为IUCN濒危物种。
![Remains of dead Pileated gibbons (Hylobates pileatus) lie atop a rice sack. Rice sacks can be found littering the floor of Thap Lan’s forests — illegal loggers carry in bags of uncooked rice, expecting to stay for many days, if not weeks in the forest. They discard the bags when empty. The loggers also hunt gibbons and other animals to feed themselves.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3-DSC03450.jpg)
2016年10月《英国皇家开放科学》发表的首次关于猎杀陆地哺乳动物的影响的全球评估中指出,全球有301个因大规模商业猎杀捕食而受濒临灭绝威胁的哺乳动物物种,东南亚的几种长臂猿也在其中。2016年9月《自然生物保护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捕猎是目前为止对东南亚野生物最严重的直接威胁。
“盗猎是我们想处理的首要问题,”泰国大湄公河流域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长臂猿研究员Rungnapa Phoonjampa认为,“捕猎破坏了长臂猿的生命周期,因为它们恢复速度十分缓慢。”一对长臂猿夫妇一次只生一个宝宝,幼猿至少在母亲身边待两年才独自出去闯荡。因此捕杀成年长臂猿加剧了该种群数量的骤降。
“以前常常能听到长臂猿的啼叫声,但现在不怎么听得到了。我想都是那些进森林伐木的人的缘故吧。”在他兰国家公园工作了25年的护林员组长Surat Monyupanao说道。
![Southeast Asian gibbons are among 301 mammal species worldwid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due to hunting for bushmeat, and by large-scale commercial hunting,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Photo by Rhett A. Butler / Mongabay](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8-rhett-butler-2.jpg)
致命交易所带来的连环破坏
不幸的是,没人知道泰国国家公园的这些戴帽长臂猿被猎杀对其种群数量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2012年到2014年突然涌入了大量暹罗红木盗伐者,据护林员报告盗猎情况没有减弱的趋势。
与他兰国家公园合作已有八年的非政府自然保护组织自由天地基金会 (Freeland Foundation) 去年在他兰安置了一些红外触发相机,记录了仅3个月偷猎者数量就增加了950%。
他兰公园的护林员们收集的照片证据进一步揭示了盗猎者的暴行所带来的致命后果,低地龙脑香科热带森林系统遭到的破坏久久不能平息。可能那些盗伐者们看到长臂猿就随意射杀了,它们实在太好杀了,尤其是长臂猿啼叫时。
“那些盗伐者进到森林里为所欲为——长臂猿只是其中一个,其实所有其他物种都是盗伐者的射杀目标。”Phoonjampa说道。
![It’s not just Pileated gibbons that are under threat from Siamese rosewood poachers. Here in a makeshift illegal logging camp, a logger holds up a dead slow loris.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1-slow-loris-.jpg)
追查和逮捕非法盗伐者并不容易。盗伐者会跋涉数日,潜入保护区深处寻找红木,那儿正巧也是长臂猿的栖息之处。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装备精良,常常与人手和装备都不足的泰国护林员交火。
长臂猿和其他野生动物被盗伐者作为果腹的野味,这是红木供应链开端造成的生物辐射——据环境调查机构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 EIA) 报告,红木黑市交易极其暴利,2000年到2014年间湄公河地区出口到中国的红木总价值为24亿美元。
遏制红木贸易
虽然暹罗红木(Siamese rosewood)已在201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但制度腐败和法律漏洞使东南亚黑市交易依然生意兴隆。
好消息︰ 2016年的《公约》缔约方大会填补了其中一个漏洞。根据注释5,原先CITES只能控制“原木、锯材和层压板 ”的销售,其他“半成品”无需出口许可即可交易,这为盗伐敞开了大门。如今该条款已被删除,但对于这项修订将如何落实到泰国森林的生活中,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删除注释5会有帮助,但若中国不从需求一方进行协助,(红木)终将被砍伐殆尽。只要有人愿意投钱做红木生意,就会有(盗伐者)愿意参与。”他兰国家公园 (Thap Lan National Park) 负责人Prawatsart Jantorntep说。
“人们需要认识到(偷猎野生动物)问题始于红木,”驻扎在他兰的执法官Kasidis Janpradub说,“中国人应该知道他们是(红木)的需求方,且一场战争正在这片森林中打响,就目前来看,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Wildlife rangers in Thailand’s Thap Lan National Park often encounter large groups of armed Siamese rosewood poachers who trek deep into the forest to get to the valuable wood — the gibbons typically dwell in remote areas where rosewood is found.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2-RANGERS-IN-THAP-LAN-683x512.jpg)
“偷猎者是穷人,他们知道进森林十五天,就可以养活家人一个月,”Janpradub 解释道,并补充说偷猎者“只是按给他们发钱的人的指令干活。”
2015 年 6 月,泰国国家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部成立了称为 Hasadin的护林精英队,专门负责在全国各地遏制愈演愈烈的暹罗红木盗伐行为。
最新消息
全球的长臂猿物种都濒临灭绝,保护行动也因缺乏最新的、全面的种群数量和生态数据受到阻挠。
在东南亚地区,科学家们调查长臂猿的努力赶不上变化:大范围的栖息地消失、破碎化和退化、偷猎、以及捕捉这些小猿猴作为宠物或供旅游观光之用。
![A dead Pileated gibbon found at an illegal logging camp in Thailand’s Thap Lan National Park. Photo courtesy of Thailand’s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6-Dead-Pileated-Gibbon_0.jpg)
“由于戴帽长臂猿分布地区的形势迅速变化,是时候重新评估它们的处境了。”弗里兰(Freeland)的一位培训协调员Tim Redford说。
上一次在2005年对泰国东南部地区的数量普查中,发现了大约14,000只戴帽长臂猿,其中约12,000只栖息在四大相连的大型森林中。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个数字如今变成了多少。
2005年的调查报告发表在《羚羊》杂志上,其作者将戴帽长臂猿在远离保护区的地区数量稀少的现象归因于偷猎,认为相对于无人为因素干扰,这个数字低了25-50%。研究人员还认为,在20世纪末,偷猎已经取代滥伐森林成为对泰国戴帽长臂猿最大的威胁。
但由于缺乏当前数量数据,“应对近期或当前的威胁是不可能的。”长臂猿研究和保护员Warren Brockelman说道。他在泰国从事该工作已有四十余年。
“事态变化非常迅速,且保护区系统并不是很稳定。保护者们很难控制局势。”Brockelman 说。据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Flora and Fauna International)在2005年的报告估计,柬埔寨境内还剩存约35,000只戴帽长臂猿。但这是11年前的数字了,在这之后肯定有所减少。大幅度的农业综合企业优惠政策改变了柬埔寨仅存的大片栖息地,使被称为中央印度支那干燥森林生态区的完整的落叶龙脑香科树林 (Deciduous Dipterocarp Forest)变成了农田。
有一种方法在柬埔寨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最新技术,如SMART(空间监测和及报告工具)直接参与森林群落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区巡逻和执法的很有效。
![A pileated gibbon in the treetops. Photo by Rigelu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https://news-mongabay-com.mongaba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0/2017/01/pileated-gibbon-Rigelu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Share-Alike-4.0-International-license.-658x512.jpg)
据Brockelman称,长臂猿仍有希望在泰国恢复生息。该国完整的森林仍有对更多戴帽长臂猿种群的“承载能力”。通过研究长臂猿密度和森林特征的相关性,Brockelman 和其他科学家发现,预测泰国野生长臂猿数量的兴衰主要有两个指标:常绿森林的覆盖率及森林与边界或道路的距离。
“如果我们有获得前长臂猿的数量,这些数据就可以帮助我们规划需要开展密集巡逻,或需要增加保护工作的地区,从而拯救这个物种,”Phoonjampa说,“我想做个新的调查,以了解戴帽长臂猿种群的发展状况,但我们很难获得资金,因为研究对象不是诸如老虎或大象之类标志性的动物。”
不幸的是,武装暹罗红木偷猎者的出现使这样的更新调查很难进行,至少目前如此。用听觉追查可以计算长臂猿种的群密度,这通常需要两到三个研究员走入国家公园森林深处,进行数天的野营,在长臂猿在林间穿梭时跟随和记录他们的声音。“这样做十分危险,我认为目前在他兰开展调查并不安全。”Redford总结道。
翻译: Ruilu CHEN (EduInfinity)、Cheng Yang(EduInfinity)
校对: Yiyao Feng (Edu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