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的两大地区是16种属乌叶猴的故乡。这两大地区分别是中亚及东南亚地区 (包括印度东北部, 中国南部,台湾,婆罗洲,爪洼以及巴厘岛),以及印度南端及斯里南卡地区。
- 由于乌叶猴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树端,他们的栖息地正面临着来自棕榈树种植、伐木活动、以及人类领域扩张的威胁; 食用肉、传统医药、以及宠物交易,同样使乌叶猴深陷于非法捕猎的威胁中。
- 除了少数几种乌叶猴由于其栖息地处于政府及非政府保护区而受到保护外,与大多数知名物种一样, 乌叶猴并没有受到公众及当地民众足够的关注及保护,用于保护及研究这一物种的经费也同样不足。
- 在16种乌叶猴种群中, 有4个种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价为“可能受到威胁”, 2个种群被认定为 “近危物种“, 7个种群为”濒危物种”, 2个为“极度濒危物种“,剩下的1个物种由于缺乏资料而无法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研究的匮乏,所有已知的乌叶猴数量都在下降,其中几大种类的下降速度之快,足以引起人类的警视。
当我向周围朋友提起我正在为Mongabay写一篇关于叶猴(langurs)的文章时,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我以为你只是一位生态新闻工作者呢,”并补充道 “你什么时候开始对冗长的小说(longueurs)感兴趣了呢?你就那么喜欢Henry James么?.”
当我向他们说明我实际上是在写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叶猴,一种隶属于乌叶猴属的旧域猴时, 朋友们并不清楚这一种群,因此我没有得到来自朋友们的任何回应。
在搜索资料的期间,我逐渐明白这一种群为何受到人们的冷待: 公众的热情大多集中在保护大型猿类上,比如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及红毛猩猩。 而那些同属于人类远亲的小型灵长类则几乎没有引起全球环保系统的重视。
但是我了解到, 这些被归属于小型猿类的小猴子们,与人类外表更为相似的大型灵长类相比,同样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威胁, 也迫切需要来自人类的帮助。
所以什么是叶猴?什么又是乌叶猴属呢?
关于这一生物的分类法是有点儿让人迷惑的, 这也正是—或是造成这一物种不被人类多了解的原因。
所有的旧域猴都属于猕猴科。 在猕猴科下的疣猴亚科,包括叶猴这一群体, 组成了叶猴属。 其种属包含分属于两大地区的十六个物种。他们分别生活于亚洲的中南、东南部 (印度东北部, 中国南部,台湾,婆罗洲,泰国,爪洼和巴厘),以及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的部分地区。
尽管这些叶猴各有不同的特征,但他们都展现着相似的总体特征:它们的身体小巧,尾巴不具有抓握树枝的功能, 而灵活的脚趾和手掌为其生活在雨林树冠的生活习惯提供了可能性。叶猴属于日行性动物, 它们在白天不断寻找嫩叶及水果来满足它们严格的素食习惯。
叶猴的大眼睛和长满黑色,白色,橘色或者灰色毛发的脸, 做出的表情就和我们人类相似: 我们可以从它们的面部表情便可以分辨出吃惊、害怕、惬意、以及惊愕的神情。
这些猴群的社会构成是以一只雄猴为主导的群体。通常来说,这是由一只雄猴、多只雌猴、以及所有雌猴共同抚育的后代组成的种群 (对于叶猴来说,这就像一个小村庄)。
近年来,生活在树冠的叶猴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在十六个物种之中, 4个种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价为“可能受到威胁”(爪洼猴,尼尔吉里猴,老挝猴,戴帽叶猴), 2个种群被认定为 “近危物种“(银叶猴,郁乌叶猴), 7个种群为”濒危物种”, 2个为“极度濒危物种“,剩下的1个物种由于缺乏资料而无法得到保护措施。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乌叶猴都处在不容乐观的生存形势下,其数量一直在减少。个别种群的数量减少的速度,值得引起相关学界的警惕。
Liz Bennet,在之前一次Mongabay的采访中提到生活在伦敦郊区的她,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副主席,以及世界上为数不多对乌叶猴这一陌生种群熟知的专家,一直就对野生动物十分着迷。 比如小时候去伦敦动物园、观看David Attenborough的自然探索节目、和常常去森林里散步。
在了解到乌叶猴这一濒危种群所面临的困境,当时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Liz Bennet开始研究灵长类。她着力于研究乌叶猴属的近亲-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尼叶猴的生存状况。
在采访Bennet博士时,我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乌叶猴属灭绝的几率到底有多高呢?
她回答道: “许多灵长类属都面临这灭绝风险,因为相对于其他动物,他们的体型大,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最致命的是灵长类属的繁殖速度极慢。 乌叶猴这一种群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显著变化,并且在将来也会持续减少。这样的现状足以引起公众的警视。”
她回答的内容也是我们所熟知的,这些树栖猴类都遭到了来自人类各种活动的威胁。 “总的来说,这一种群受到了两种主要威胁:一是栖息地的消失和分裂,二是捕猎。 栖息地流失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工业及居住地、以及当地农业的扩展,特别是商品化农业的发展,如大面积的油棕榈树种植。栖息地的分裂可能由阀道在内的道路修建所造成。它不仅造成了动物之间的隔绝,更为猎人提供了通路。 捕猎的目的包括了获取食物、俘获动物作为宠物、以及将猎物作为传统医药的原材料。
由于这些生活在亚洲地区的叶猴不仅被国际动物保护协会收入红色名录,同样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有针对濒危物种的杀害、伤害、以及贸易都将被视为非法活动。因此,本文中提到的所有的针对叶猴的捕猎活动都是非法的。
但是很多国际环境保护法,都是由人类制定,其难免受到来自政府腐败、官僚惰性、执行失误、经济需求、及公众漠视的影响,造成了许多野生动物数量的快速消退。
临时救援
所以在我们仍能保护叶猴的时候,到底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许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正在强调这点,”Bennett 说道,为叶猴的将来增添了一线希望。“两大基本要点分别是(1)保护栖息地; 以及(2)执行反盗猎及反非法交易的法律。”
两种保护措施都受到很大挑战。因为除了极少的乌叶猴属(比如只生活在越南一个小岛上的卡巴叶猴),其他大多数叶猴在保护议题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尤其是将叶猴与受到重点保护的猩猩或老虎相比。
“在一些使用全球地理系统的保护区域(比如印度的西高止地区,泰国的西部森林综合区域),乌叶猴属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即使【这些措施】是针对更高保护级别对象而实施”Bennet说道,“而在其他地区,尽管只有少数针对叶猴的研究,我们也了解到叶猴数量在持续减少。”
在保护其他更具魅力的濒危动物时,除了一些叶猴种群受到了这些保护措施的额外好处,人类基本上没有对保护他们做出更多的贡献了。从所得不多的资料中,我们只能准确地知道,叶猴总体数量正在减少,而一些特殊种群,则面临着被毁灭的境遇。
宠物交易的扰乱
不幸的是,叶猴同样也没有免于非法宠物交易的威胁-国际非法交易的贸易网将这些动物从他们的栖息地带离,使他们的一生受到束缚,甚至被用于展览。 对于从小在社群中长大的叶猴,这样的情景不禁让想象这些情况的人感到悲伤。
John Fleagle博士,作为一名在石溪大学工作的人类学家及灵长类动物学家,给出了叶猴在非法宠物交易中如此受欢迎的一系列理由: 它们不同寻常的外貌使得它们非常容易被发现及捕获;它们对购买者极具吸引力;当地缺乏对非法捕猎举报的奖励;以及从非法交易中获得的大量利润。
“叶猴比起其他猴类(如长臂猿),拥有更佳的伪装色,但它们的动作更慢。”Fleagile博士告诉Mongabay。 “它们的黄色幼崽也更引人注意。”
这些动物擅长躲避人类,但它们迟缓的动作则让它们很容易被人捕捉。再加上皮毛炫目的可爱幼崽、光亮的皮毛、和拟人化的表情,使人无法抗拒不去购买这些在南亚街头的竹笼里的小动物。
丛林肉
但是除了从宠物交易中受到的伤害, 以及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对栖息地无情的损害,还有丛林肉交易-当地人捕捉叶猴作为丛林肉和用于“传统医药”的原材料。 在Liz Bennet来看来, 这是叶猴所受到的最直接的威胁。
“这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和觉悟, 以及法律的强制实行来保护这一种属不受到来自捕猎和非法贸易的伤害,”她说道。 但是将叶猴作为传统医药作为原材料这一根深蒂固的风俗是很难被改变的,尤其是在没有针对此现象的专属资金支援或保护组织的情形下。
对于饥饿的雨林居民以及他的家人,或者对于负担不起肉类的城市家庭,吃烤叶猴总比吃素食或没有食物好。并且,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愿意放弃饼干,蛋糕,奶油,香皂,香波和其他需要依靠棕榈油的产品,而曾经的雨林可以提供五千万棕榈油年产量。
在面临许多国家及人类如此密切的需求,国家及国际应该实行保护法律,停止对叶猴的猎杀,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但由于利益需要,这些法规常常被漠视。因此违法交易、捕猎、 饥饿的居民、以及消费者对国家珍贵的野生资源的消失显得漠不关心。
没有政府的参与和一个公平公正的司法机构,以及显而易见的人类及野生动物的不平等关系, 关于野生动物的犯罪和栖息地的毁坏仍将持续。而动物们还会继续承受着这一残酷的事实。
叶猴的希望:黄金乌叶猴是怎么穿过马路的?
叶猴不必从这个世界消失,或许也并不需要庞大的国际力量来保护这一物种。 事实上,一些精妙实惠的当地保护措施就能展现出其对于叶猴保护的有效性;这可以从对生活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的黄金乌叶猴的保护措施中得到启发。
对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日常移动,使用绳索作为交通工具是十分明智的措施。竹子和粗绳组成的空中走廊穿过危险的高速公路,将Chakrasila野生动物保护地的两块热带雨林连接在一起。只要能使野生动物绕过危险地带,走廊可以由不同形式构成,比如桥廊或地道, 但其他方式很少能像空中栈道这样便宜有效, 并且能直接在人类交通区域上方构成。
在大马纳斯保护项目,博多兰领土委员会和国际动物福利基金会(WTI)之间的快速行动项目(RAP)的支持下,自然学家调查了道路状况(在发生过很多叶猴交通事故的地点), 决定了哪一处地点是搭建空中绳索的最佳地址。索道悬挂在了离地面60米处。 黄金乌叶猴首先拒绝使用人类制造的索道,随后自己搭建了索道。
它甚至为生态旅游者提供了壮观的照片:想像一下,在你欣赏残余的野生栖息地的同时,你还可以捕捉到野生动物的运动轨迹:一只黄金乌叶猴正自信地穿过位于你头上的空中索道。
大多数针对叶猴的保护策略复杂,昂贵,并且难以管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绘制对于物种保护至关重要的栖息地区域 – 适合代代繁殖的区域,且具有充足,可靠的食物和水源。一旦这个关键栖息地被划分出来,人类就必须遵守土地保护法规。由于叶猴对贩运者非常有吸引力,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奖励执法机制的参与, 以及坚定且可靠的法律制度的支持, 才能持续防范这些不可替代的小猴子所面临的无数威胁。
由柬埔寨运行白臀叶猴基金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以当地社区为基点的新兴环保组织,它招募当地群众来防范偷猎者、非法伐木者和其他威胁。
如前所述,非法国际宠物贸易一直是叶猴最大的威胁之一,而白臀叶猴基金会在短时间内创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保护记录。他们的成就包括:
- 在越南岘港Son Tra自然保护区没收来自贩运者的9只白臀叶猴,其中5只返回到Son Tra自然保护区,1只幼猴由西贡动物园照料; 250只被困其他动物或被没收,或被释放,或返回森林。
- 从Son Tra自然保护区移走了超过7,000个作为陷阱的网状圈套和超过7英里的围栏。
- 在越南中部高地的楚摩雷国家公园,来自该社区的自然保护者从偷猎者手中没收了三只白臀叶猴和六只长臂猿,至少有一只长臂猿恢复了健康并返回森林。
- 仅在Chu Mom Ray国家公园,该组织就收集了95,000多个圈套和陷阱,在6个月的时间里没收了100多辆偷猎者使用的摩托车,逮捕了28名偷猎者,在森林内烧毁了27个偷猎者营地。
这些保护行动实际上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贩运者通常武装精良并且极其具有攻击性;而当地人则在面临着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冒着各种危险来保护这比人类娇小不少的灵长动物。
对于另一个乌叶猴属—越南的吉婆岛叶猴的保护也取得了小小的胜利。猖獗的偷猎、传统医学的需求、和由游客访问吉婆岛时所进行的狩猎活动,把这个物种推到了灭绝的边缘。在20世纪60年代吉婆岛叶猴的数量估计超过2500只,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仅大约50只。
德国的Allwetterzoo Münster动物园和其他组织联合建立了吉婆岛叶猴保护项目,以望通过长期的努力,来防止此物种的灭绝。CBLCP在岛上雇用了四名全职人员,现在狩猎活动几乎已经停止,猴群数量在慢慢增加。虽然这需要保护者时刻保持警惕来保证猴群的缓慢增长,但截至2015年,猴群已经拥有约67只吉婆岛叶猴了。
与多数人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种类的小猴反应相似,生活在吉婆岛的人们也认为这些人类所缺乏了解的灵长类动物是可爱的。但“一天结束时,”Liz Bennett说,“只有人类了解到这一物种对野生环境的影响,才能明白为何要支持保护区,保护其中的野生动物,以及减少对动物的食物和药物的需求。”
由于资金,人力及国际保护组织数量的有限,加上国际和国家法律断层,对于叶猴的保护只能做这么多。最终,这些迷人的小灵长类动物的身影是否会从树冠中慢慢消失,抑或是会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与人类共同生活,则可能取决于那些当地人民是否给予了它们足够的保护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