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狸,别名熊灵猫(学名:Arctictis binturong),栖息地的范围从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延伸至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菲律宾群岛。在尼泊尔、华南地区、爪哇、越南、老挝和泰国也有少量分布。这种居住在树上的生物占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生物属:熊狸有一条卷尾(就像猴子),会发出像猫一样的呜鸣,还会像猫那样清理自己,它标记领土时分泌的气味闻起来就像黄油爆米花。因为砍伐森林和农业经营,特别是棕榈油产业的发展,熊狸的栖息地减少,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它还被猎来做野味、做传统药物以及进行宠物交易。一种当地的咖啡,就是由经过熊狸消化系统的咖啡豆制成的,同样颇有价值。关于熊狸的研究尚且不多,而它们在野外数量仍旧未知。目前已知它们会食用数量惊人的无花果,并且它们对传播种子非常重要。现在急需更多研究来决定如何保护这个物种。 熊狸有着长长的白色胡须,就像猫的胡须一样。但是,即使雌性的熊狸会发出猫一样的呼噜声来吸引异性,这个物种和现代猫也毫无关系。照片:ucumari,来自:Flickr,发布许可:CC BY-NC-ND 2.0 license 据说熊狸像熊、像猫,还有猴子的尾巴。事实上,熊狸看起来确实有点像合成动物,有着不同动物的身体部位。但其实,它待在它自己的生物属里,或者至少,一个完全属于它的生物属。 熊狸(学名Arctictis binturong)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哺乳动物,也被称作熊灵猫,属于灵猫科家族,家族中包括灵猫、林狸以及麝猫。熊狸的九个亚种都是熊狸属里独一无二的成员。 即使熊狸确实与猫科家族有着古老的联系,它与现代猫也没有任何的关联(即使熊狸也有8英尺长的胡须,有时像猫一样呼噜呼噜叫,还会舔干净它的皮毛,用它的爪子摩擦它的脸)。 熊狸是树栖动物,它生活在南亚以及东南亚的低地雨林里,以及其它地区的森林里,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高高的树顶。相机陷阱多数会在它们滑落至地面,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上的时候捕捉到它们的影像。 熊狸在整个亚洲非常稀有,它最常出现在马来西亚婆罗洲、印度东北部的几个州、孟加拉,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卡拉威岛和巴拉望岛。虽然频率很低,但是熊狸在尼泊尔、华南地区、爪哇(印度尼西亚)都曾被目击过,在越南、老挝和泰国被目击的频率更低。 熊狸是一种长着卷尾的树栖哺乳动物。照片:Tassilo Rau 许可: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熊狸几乎无人知晓 熊狸是灵猫科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重达50磅,但是通常大多数重25到35磅。 它们是杂食动物,是机会主义者,吃植物嫩芽和树叶、果实、鸟蛋、小型无脊椎动物、鱼、啮齿类动物-几乎所有它能找到或抓住的东西。在野外,熊狸享受与无花果树的一种共生关系,无花果是熊狸最爱的食物之一。人工饲养下,熊狸的饮食可能还包括狗粮和碎肉。 正如本文已说道的那样,这个物种的外貌确实十分独特。它全身覆盖着粗糙的、粗浓杂乱的黑色皮毛,随着时间变化,它的皮毛尖端会变成灰色。它的一对小耳朵还上伸出两簇长长的簇毛。 特别是,熊狸还是除了猴子以外,拥有卷尾的少数哺乳动物之一,它的尾巴可以像第五只手一样帮助熊狸攀爬至树顶。这种尾巴还是独一无二的安全装置,并且当熊狸在远高于地面的地方睡觉时,这条尾巴总会缠绕住树枝。为了提高抓握能力,熊狸在尾巴尖上甚至还有一块内置的粗糙的斑点。 这根万能的尾巴——粗壮且和熊狸的身体等长——以及半伸缩的爪子,以及能够360度旋转的前爪,所有的一切都使熊狸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攀登手。 出人意料的是,敏捷如熊狸,它也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在树冠间跳跃,所以熊狸必须爬到地面再换到另一棵树上。近年来人们认为熊狸基本上是夜间动物,相机陷阱捕捉到的连续镜头也拍到了许多熊狸的日间活动——当熊狸在地面上时,它可以直立行走,动作略微僵硬,就像一头熊那样。 熊狸牙齿的近拍镜头显示出这是一种凶猛的物种,进化到会吃无花果和肉类。照片: 凶猛的生物 朗尼・格雷斯曼(Lonnie Grassman),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小型食肉动物专家小组的成员,并且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常驻科学家,专门研究野猫,并且已经捕捉到超过30只熊狸。他给五只熊狸戴上无线项圈以便能发现熊狸更多的习性—而项圈带来的情报则显示出熊狸有极端的攻击性。 “我已经捕捉过数以百计的动物了,而熊狸是最凶猛的”, 格雷斯曼用一种赞叹的语气说道。 在格雷斯曼的工作中,大多数陷阱用活鸡来做诱饵,虽然熊狸对无花果有着强烈的喜爱,但是熊狸仍会狼吞虎咽地吞食活鸡。借由这个机会,科学家们知道了熊狸明显非常享受肉食,但是它们不是理想的猎人,因为它们不如林猫灵巧,特别是在陆地上的时候。 还有,熊狸不像猫,当猫被放出陷阱时会试图逃跑,而熊狸则会非常好斗,被放生时还会追至人类身畔。它们“要比一头豹子还可怕,” 格雷斯曼谈到他在泰国诱捕野生熊狸的经历时这样说道。“它们看上去想要杀掉你。”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熊狸没有已知的天敌——除了人类。作为最后一种已知的拥有卷尾的食肉动物,熊狸能够完美适应茂密的森林环境,但是由于人类的鲸吞蚕食,全亚洲的密林正在渐渐消失。 熊狸被IUCN列为易危动物。虽然熊狸在野外受到威胁,但是它在全世界的动物园里却越发受到欢迎。照片:Keven Law许可: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2.0 Generic license 弥漫着黄油爆米花香味的林间性事 研究者们相信熊狸在树上交配,因为尚没有在森林的地面上目击到熊狸交尾。 同样可以确信的是,根据生物学家调查,熊狸可能是能够推迟怀孕的100种哺乳动物中的一种。这意味着,怀孕的雌性熊狸可以为了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而推迟怀孕,以保证在特殊的季节,通常是1月和3月分娩。野生雌性熊狸通常会产下一窝1到3只小熊狸,而家养雌性熊狸可以产下6只。 已经观察到熊狸幼崽(英文名:binlet)会有奶头所有权之分(由每个幼崽决定各自选择占有某一个奶头并且坚持不变)。如果有一只年轻的熊狸违背了这条规定,那么就会发生战斗。这种行为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理论上,这种奶头所有权的产生是因为一些奶头生产的奶水相较而言含有更高的脂肪,使这些奶头更有吸引力。 熊狸的一个特征可能会使熊狸被认作为猫科物种,那就是它呼噜呼噜的叫声。雌性熊狸发出这种声音吸引雄性的注意,告知雄性熊狸她们在附近并且想要交配。但这并不是雌性或雄性熊狸让外界知晓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像它的表兄弟麝猫一样,熊狸也长有肛门腺,可以分泌刺激性气味,熊狸用这种气味来标记领土。 这种“香腺”位于尾巴的下方,所以熊狸可以朝着地面或者树枝挤压它的香腺,用它的气味勾勒出它的领地。奇怪的是,对于人类来说,熊狸标志领地的分泌物闻起来就像热黄油爆米花。对于那些见过家养熊狸的动物园游客来说,这是这种小型哺乳动物最易识别的特征之一。并且,即使麝猫也有香腺,也没有任何其它的动物有黄油爆米花的味道。 一只熊狸幼崽。照片:来自 flickr 熊狸都去哪里了? 在2008年,熊狸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动物,这个物种在过去的18年里,或者说过去三代的时间里,数量减少了30%。这主要是因为栖息地萎缩、退化和遭到破坏,特别是砍伐森林和农业贸易使亚洲森林快速减少。 栖息地萎缩已经尤为严重。因为泰国和缅甸在马来群岛上占有的低地森林已变成油棕榈种植园,同样在爪哇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也是如此。 然而多数的森林砍伐是在不受保护的土地上进行的,但是IUCN近期公布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即:“受保护的地区并没有逃脱森林砍伐的命运;在2000年至2012年之间,印度尼西亚40%的森林是在禁止砍伐的地区消失的。” 熊狸现在只能在马来群岛的北部地区困窘地生活,那里横跨越南、老挝和华南地区。而同样,该地区的伐木许可和农业贸易扩展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狩猎和活跃起来的宠物交易更加剧了熊狸数量的减少。 最近,对中型哺乳动物——熊狸被划分到的范畴——日益猖獗的捕猎和交易使得熊狸在一些国家濒临灭绝,如在越南、老挝和中国。(熊狸在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上被列为极危动物)。 在各地区,熊狸因多种原因遭到捕猎。在老挝,熊狸幼崽被关在笼子里,作为宠物在市场上贩售;他们的毛皮也会用来做交易。那里还会买卖这种动物的肉,而且这种肉被当做是一种美味佳肴。越南也会买卖熊狸肉,还有熊狸身体的其它部位也会用于传统药物。 而在印尼,熊狸会和椰子猫——另一种灵猫——一起,用来制作“kopi luwak”(猫屎咖啡),这是一种昂贵的饮品,是一种通过给这些动物喂食咖啡豆,经过动物们的消化和排泄之后,所得到的豆子煮成的咖啡。事实上,印尼的“luwak农民”为了这个目的而人工饲养熊狸的事已经为人所熟知。 一只带着无线项圈的熊狸在泰国被捉到后被打了镇静剂。照片:朗尼・格雷斯曼 尚且还没有主体研究能够判断熊狸被捕来作野味、做猫屎咖啡、做传统药物或者作宠物的严重程度,但是最近,在突袭泰国的老虎寺时,发现了一只死掉的熊狸以及40只冷冻的老虎幼崽——这指出熊狸正受到偷猎者的觊觎。 野外熊狸的具体数目目前仍不清楚,因为基本上生活在树冠上的生物很难每天都被观察到,而多数时候人们都是通过地面上的相机陷阱目击到熊狸的。 一条好消息是:虽然这个物种在野外受到威胁,但人工饲养熊狸已经非常普遍。熊狸在动物园很受欢迎。第一代熊狸普遍是在野外捕获的,或者通过宠物交易得到的,不过后代则都是人工饲养。我们可以在全世界的动物园里看到熊狸。 一只熊狸幼崽。这个物种正在失去它在亚洲森林里的栖息地,并且被捕猎来进行宠物交易、制作传统药物和做为野味。摄影:Zooborns 熊狸对森林的生态十分重要 熊狸对森林生态的作用虽然鲜为人知,但是人们都知晓它们所扮演的一个关键角色——无花果树重要的播种人。 当无花果的季节到来,熊狸便会大快朵颐,随后排泄出无花果的种子,把种子播撒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有助于播种,这还是种子发芽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熊狸的帮助无花果不能繁衍。熊狸胃中的消化酶可以软化无花果种子坚硬的外壳,使种子更容易消化,这同时也使种子可以生根发芽。 科学家们推测,熊狸数量以及它们的播种服务的减少,会导致东南亚雨林生态系统的失衡。但是就像很多Almost Famous系列里的动物一样,没有人能百分百知道如果这个物种在野外完全消失,生态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就像很多Almost Famous系列里的动物一样,没有人能百分百知道如果这个物种在野外完全消失,生态会有什么改变。 熊狸接下来会遇到什么? 虽然很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都承认在所有的熊狸栖息地,熊狸的数量严重下滑,但是却很难找到经济上的帮助使这个物种远离伤害。 随着大规模地伐木和油棕榈种植不断地破坏东南亚的低地雨林,熊狸的栖息地正快速地消失。而熊狸,就像很多其它未记录在案的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类动物一样,成为了亚洲砍伐森立活动的无名受害者。 克里斯・R・谢泼德(Chris R. Shepherd)博士,是TRAFFIC东南亚地区的地区总监,告诉Mongabay熊狸是“东南亚受到捕猎和贸易威胁的诸多物种之一,但是(就像很多其它动物一样),熊狸跌入了一个缺口中,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出名的物种,或者说不是一个“旗舰”物种。” 谢泼德爆料说,TRAFFIC有时会在亚洲市场发现熊狸幼崽被当做宠物卖掉,或者为了得到它们的皮毛和肉而卖掉成年熊狸。 “普遍而言,当地人的猎捕和消费远比国际贸易更具威胁,但同样,这明显是一个需要更多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他说到。 不幸的事,对于这个物种,当地人对于保护目前的熊狸族群大多漠不关心。同样的,鉴于有这么多其它的Almost Famous系列中的“孤儿” 物种,很少有野生动物组织挺身而出,接受熊狸作为需要密切关注保护成果的动物之一。 耳朵上的簇毛和脸上的胡须使熊狸看起来非常可爱,但是这种动物也因为它们的攻击性而闻名。照片:Joachim S. Muller来源: flickr 克莱尔・坎贝尔(Clare Campbell),亚洲野生动物组织总监,该组织是一个非政府管辖组织,负责在熊狸生存的雨林进行野外工作。坎贝尔说道这个组织会资助熊狸的保护工作,但是不会直接阻止贸易或者捕猎。虽然,这个组织确实积极地去探索如何“保护那些保有最高水平的生态多样性的亚洲热带森林和重要景观” ——这是一个保护目标,旨在保护包括熊狸所生存的森林。 “不幸的是,很少有赞助者,也很少有保护组织会关注这些“不出名”的物种,” 谢泼德这样说道。“很明显,这些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因为有大量物种受到非法且恶劣的野生动物买卖的威胁,跌入了这个“不出名” 物种的范畴中。” IUCN对于熊狸现状的评估指出需要有“更加严厉的对抗偷猎、野生动物买卖、栖息地毁坏和砍伐森林的执法行动。” 但是,IUCN却没有说谁会去做这件事。 除非熊狸能够得到优先保护,否则去钻研它们的习性和数量减少的研究将会一直不足,同样能够拯救熊狸的知识也会一直不足。例如,科学家们目前并不知道,生境被分割或者森林退化会如何影响这个物种寻找异性和繁衍。 保护组织在向前迈进 并不是所有的保护组织都置之不理。 ABConservation,法国的民间组织,已经选择保护熊狸作为它的使命,并且它的网站也声明这个组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献身于研究和保护熊狸的组织。” 这个组织特别注意通过动物园的节目以及赞助每年的世界熊狸日来使熊狸为公众所熟知。它还会帮助亚洲的研究。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在熊狸受到的威胁上投注了些许关注,它们提供了“领养一只熊狸” 捐赠箱,里面包括一只毛绒绒的熊狸、照片以及领养许可证。 安东尼・焦尔达诺(Anthony Giordano),是一名多年的环保主义者,并且是濒危食肉动物保护和国际研究协会(S.P.E.C.I.E.S)的执行官,目前正朝着针对熊狸的优先保护政策努力。 焦尔达诺已经研究了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熊狸相机陷阱数据,现在他正在研究隐蔽的熊狸族群——例如在菲律宾的某些岛上的熊狸——其基因的多样性,以及了解单一作物例如油棕榈的种植和其它的人类入侵到底是如何影响熊狸的行为和生存的。 “这些熊狸是我们组织的优先物种,” 他说。“但是,我们尚且对熊狸了解还不足,不能找出一个理想的保护熊狸的方案。” 焦尔达诺指出,研究表明有几个地区急需对熊狸保护:我们需要有针对较大种群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熊狸的生态,他这样说道。同时,科学家们需要找到熊狸所栖息的森林,并确认哪些能够作为保护熊狸的大本营。研究者们也要开发出高于相机陷阱的手段,专门研究这些生活在树冠上的生物,这样就可以观察分析这些生物每日的行动。 为了给熊狸的未来一个更为清晰的蓝图,环保主义者们需要将熊狸的现状清晰地描绘出来。“我将会尽我所能。”焦尔达诺说。 像是亚洲其它的小型哺乳动物一样,由于不断消失的森林栖息地,熊狸的未来危机重重。照片:Keven Law许可: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2.0 Generi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