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四川省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濒危大熊猫生境走廊的重要部分,也是豹子、川金丝猴、羚牛等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 近年来新兴的旅游热为保护区里的村镇带来了许多利益,而位置最偏远的联合村村民还在努力谋生。
- 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联合村设立了森林巡逻队以保护野生动物,并且开始制定生态旅游计划,希望能在保持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能创收。
回想一下今年的热播电影《功夫熊猫3》中阿宝随父亲回到的那个恍若仙境的熊猫村:茂林修竹,云蒸雾绕,飞瀑流湍,层峦叠翠。这个山谷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中国四川都江堰。
旅游胜地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濒危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生境走廊。这一区域连接了中国两个最大的野生熊猫种群:一个在岷山山脉,另一个在邛崃山脉。

然而,尽管该地区对大熊猫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经济支柱是木材和林产品,每年需要生产的木材逾10000立方米。不过90年代末发生的两件事带来了转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都江堰成立;中央政府发起了全国性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此后,整个地区禁止伐木。
根据2015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中国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其中1387只生活在四川。67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这里还生活着11种标志性动物,保护区局长周宏亮在办公室接受Mongabay采访时说道。


占地32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也是其他独特动植物的家园,如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豹子 (Panthera pardus)、红胸山鹧鸪 (Tetraophasis obscurus)、鸽子树 (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据周宏亮所说,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意味着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而旅游业也让保护区附近的当地居民受益。“当地人以前非常贫穷,自从二十年前都江堰开始发展旅游业,他们已经慢慢变得越来越富裕”周宏亮说,“现在当地人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受益于保护区,所以他们也开始积极加入保护工作。”


然而有一处例外——联合村由于位置偏远,未能受益于旅游热。
联合村坐落于保护区内,距都江堰市中心约34公里,有约莫470位村民。占地面积很大,约286平方公里,主要是原始森林,也有一些次生森林。龙溪虹口保护区成立以来,村里的大部分森林被列为严禁进入区域。为了谋生,大多数村民都转而在树林里种植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一种传统中药材,或者在农田里种猕猴桃。
去年,当地一个叫“都江堰自然保护协会”的环境方面非政府组织来到村里,帮助他们发展高端生态旅游。目标是提高联合村和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同时鼓励村民参与保护区事务。该非政府组织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为当地的生态旅游提供专业培训计划。到目前为止,其他村镇已经有一部分成功地主办了几次自然教育游览,但最终目标是完成背包游和民宿项目。如果生态旅游计划普及,必将给偏僻的联合村带来重大改变。
四月下旬,Mongabay在村里的猕猴桃园附近与45岁的邹华刚进行了谈话。邹华刚任村支书已经18年了,他讲述了村里的野生动物保护计划,村民对生态旅游项目抱有的希望,还有他对社区保护的看法。

Mongabay: 联合村本地村民是怎么看待自然保护的呢?
邹华刚: 1997年,保护区刚建立的时候,村民们对于不让进入森林的限制有些不满,因为他们的生产性资源大多来自森林。所以他们还是会到严禁进入区域以外的边缘地带捕猎野生动物、采集中草药。渐渐地,村民看到了保护区做出的努力,(他们) 帮我们获得当地政策支持,还到处找来开发项目,这一系列动作缓和了我们村与保护区的紧张关系。
比如说,多亏了保护区,帮我们修了通往别处的水泥路。在森林里种植厚朴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困难,卖到市场也很难赚到足够的利润。铺设道路以后,我们的农业产品销售到市场就容易多了。
十年来,由于当地社区通过农业发展收入有所增加,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植业扩大规模,开始了厚朴、黄连 (Coptis chinensis)、重楼 (Rhizoma paridis) 等中药材的森林培育,我们的农田还种了猕猴桃。近年来,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14,000元。
在我们村,保护和发展几乎是不矛盾的。我们很满意和保护区的合作关系,他们为我们众多的乡镇发展项目提供了培训和指导方案。
例如,在我们的社区保护区设置的红外触发相机拍摄了很多我们很少看到的动物,。我们展示这些美丽的野生动物抓拍照片时,村民都很兴奋,也为自己的保护工作感到骄傲。
更重要的是,村民们坚信村子周围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也吸引了外来游客。所以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的生活。

Mongabay: 联合村地区保护行动的意义是什么?
邹华刚: 由于联合村在保护区的特殊位置,它还作为水源地为都江堰地区提供饮用水,保护其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2014年,我们村在没有任何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自主建立了社区环保项目。主要工作重点是超过三平方公里的森林边缘带 (允许草药种植、旅游等活动);还有栖息了大量野生动物的严禁进入区域。这个地区将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区域。
保护区帮助我们从外界获得了一些技术和设备支持,我们安装了触发相机,安排每月在区域内进行常规巡逻,以达到保护和收集数据的目的。

Mongabay: 作为村支书,你对联合村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吗?
邹华刚: 由于我们村位置偏僻,我们不能像住在旅游区的乡邻那样发展大众旅游。因为我们更亲近大自然,所以在计划发展生态旅游。这样我们可以把位置偏远从最初的缺点变成长处。
我们对村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计划,。我们已经对四个主要区域制定了计划:第一是保护区,第二是开放为游客提供住宿设施的居住区域,第三是生态旅游目的地区域;第四是计划作为休闲娱乐的区域。四个区域的功能并不矛盾,长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农业产业方面,我们建立了合作机制,提升品牌,促使我们的猕猴桃直接销售到高端市场。
我们还将加强森林保护方面的努力,尽可能把巡逻任务扩展到更大的区域。

Mongabay: 会不会觉得山谷南面旅游区村镇对游客来说更便捷易达,是你们的竞争对手?
邹华刚: 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生态旅游与主流大众旅游不同,前者的目标群体是那些真正想要了解森林和野生动物方面的知识并且参与保护的自然爱好者。所以本质上我们不是竞争对手。
Mongabay: 你如何看待当地村组对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态度呢?
邹华刚: 我们村和外界过来的专家对联合村面临的现实情况达成了共识。我们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限制耕地,就没有扩大农业或其他行业的潜力。但我们意识到村里山上现有的野生动植物可以作为独特的资源吸引游客。
现在我们期待的是生态旅游带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

翻译:Yuefan Liu (EduInfinity)
校对:Ruilu Chen (Edu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