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独资的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lastics,简称台塑公司)正在越南中部修建东南亚最大的钢铁厂。
- 人们怀疑该厂4月4日将一股有毒化学物质排放入海,此后逾70吨死鱼被海浪冲上越南海岸。
- 极力扭转舆论的报道收效甚微,Facebook和网上政治性博客中的反对声音甚嚣尘上。
越南将自己的未来押在吸引——以及学习——外国投资者上。它拥有年轻的劳动力,较低的工资水平和十分简化的投资审批程序。外国资本在过去几年中涌入越南,其中大部分都是著名品牌、跨国公司。
现在,全国中部海岸沿线都发生毁灭性的鱼类死亡,越南政府被抓住了把柄,国民议论纷纷,认为政府毫无原则地放弃了环保标准。
有间接证据表明,4月4日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被排放至永昂(Vung Ang),这是越南中北部海岸的一个海湾。携带有毒物质的洋流沿着曲折的海岸线流向南方和东南方,波及范围大约200公里。
大约在4月24日,越南官方媒体关注到此事。此时据越南渔业局各部门统计,逾70吨死鱼被海水冲上四个省份的海滩。而后也有报告称捕食鱼类的海鸟群落随之死亡。
这一事件对于该四个省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几千名渔民被迫停工,海鲜市场人去楼空,观光游客锐减。

有一个刚刚上马的大型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永昂:台塑河静钢铁公司(Formosa Ha Tinh Steel Company, FHS,简称台塑河静)已经投资超过百亿美元,开发包括深水港口及配套设施在内的建筑群。建成之后,它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钢铁厂。
河静省官员经过多年活动努力争取到了台塑河静项目。报道称,他们都认为台塑工厂是改变该落后省份命运的关键。省级官员和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似乎明显不愿意将鱼类非正常死亡与台塑河静联系到一起。
引起全国关注后,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提出,这场灾难是赤潮引起的,或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有毒化学污染,也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执政的共产党机关很快采用了赤潮理论,然而嘲笑来得更快,网友指出网站上的粉红色图片是PS的。
极力扭转舆论的报道展现出越南一党制政权的内部混乱。五一周末假期前夕,官方真正开始了洗地报道,却收效甚微,Facebook和网上政治性博客中的反对声音甚嚣尘上。这些社交媒体在越南非常流行,因为它们超出了国安局的管辖范围,公民在社交媒体上阅读与评论每日新闻,而国家监控的媒体可能根本没有报道。
在越南为期三天的周末期间,网络评论的基调发生了转向,从敦促政府把重点放在查清台塑河静与鱼类大量死亡究竟有没有什么关系,转为指责当局故意包庇这家台湾公司。

台塑河静项目占地3300公顷,该公司管理层于4月26日发表简单声明,称其所有活动均遵守越南的法律法规,公司对于南边永昂海滩上的死亡鱼群一无所知。该声明还补充说明,公司已投资四千五百万美元,修建了最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在海底铺设的一条直径1.2米的管道,污水经过环境无害化处理后,通过该管道排放到距离海岸1.3公里处。
由于缺少其他合理原因解释鱼类死亡,互联网时代的越南公众只能抓住台塑河静的负面新闻:该公司进口了大量化学品清理新安装的废水处理系统,为某工程承包商工作的越南潜水员于4月4日观察到上述管道中排出大量红色液体。
随着越南网络讨论的深入,人们发现台塑河静的母公司台塑公司环保记录极不可靠,台塑河静在越南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恶化。台塑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聚氯乙烯生产商,这种材料用途广泛,从水暖管道到银行卡的制造都可以用到。在过去的20年里,该公司在 台湾, 柬埔寨 和 美国多次卷入环境事故诉讼。
台塑河静工厂的总承包商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简称MMC。这对于越南公众舆论是另一个危险信号,这也有情可原,曾经的藩属国认为“崛起的中国”有对其进行经济和政治统治的意图。


越南的领导人值得些许同情,他们一月份才经过党内斗争获胜,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政治危机。此类案件中,整理出可用于公诉的证据极其困难。然而,通过排除其他选项,也许可以推断出合理的因果关系。但这还不足以说服激动的市民。引用一位知名博主的话:“政府反应迟钝,党的领导人表示沉默,这都说明有些政治‘势力’在阻止对这一事件迅速采取行动。”
这也有可能是事实。政治腐败在越南积重难返,虽然共产党新任最高领导人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说他决心清除腐败,该党鼓励的不透明文化仍然使人们怀疑台塑河静可能已经贿赂了从上到下一大批官员。

在与此次鱼类大量死亡现象类似的各种事件中,政府都没有确凿的证据,除非真能找到什么,否则对于台塑河静的威慑都微乎其微。
面对记者的质疑,4月25日,台塑河静派驻河内(Hanoi)的联络官朱春帆(Chow Chun Fan)当众失言。他说越南必须选择,“你要鱼还是要钢铁?” 不出所料,朱春帆遭到越南媒体轰炸,台塑河静总部上司也随即将他解雇。
然而,如果仔细思考,一些越南评论员也承认朱春帆的说法虽然傲慢,但基本属实。对于外商投资,越南的确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他们认为,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工业生产中所固有的环境成本。对于越南这样一个急于致富的国家,他们的结论无可非议:国家不能关闭外商投资的大门,但对于任何交易的代价都必须十分清楚。了解清楚之后,必须选择那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增长机会,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造成风险的项目。
根据这个标准,给台塑河静开绿灯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翻译: Yuefan Liu(教育无边界字幕组)雪杉非狐(教育无边界字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