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表示:亚洲热带地区需要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
科学家表示:亚洲热带地区需要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
mongabay.com
2007年9月16
一批科学家劝诱亚洲热带地区的政府采取措施,以此来阻止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在一年一度的热带生物与对话协会的年会上,科学家们指出,人口增长和经济扩张激化了非法伐木、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以及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这次年会由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主持。科学家们注意到,亚洲热带地区独有的亚洲象、犀牛、老虎、马来熊、红猩猩以及其他物种的数量,在最近几年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有大幅下降。
科学家们劝导这些地区的政府支持和保护现有的公园,并把更多的土地划作保护区。他们说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第三大国家,应当在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重要位置。中国拥有35000多种生物,包括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以及血循环植物等等。
以下是《昆明宣言》,宣言提出了热带亚洲地区保护和战略研究的目标。
昆明宣言
(2006年7月21日)
在亚洲热带地区进行战略研究以及森林保护的迫切需要
亚洲热带森林具有全球最丰富和最壮观的生物多样性,约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1/4;
加里曼丹红猩猩, 照片: Rhett A. Butler. 更多 加里曼丹图片 寻找大脚猿人之路:科学家有可能在马来西亚发现未知的生物多样性 一队马来西亚科学家正在柔佛州的热带雨林里穿梭,以期找到传说中的传说中的大脚猿人,因为去年晚些时候,有人发现了大脚印。但是这次旅程中,在这未经涉足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里,他们发现独特物种的机率要更大些。 拯救婆罗洲红猩猩. 位于婆罗洲岛上加里曼丹南部的潭江不丁国家公园,面积40万公顷(98万8千亩),是东南亚最大最辽阔的热带海岸石南树及煤泥沼泽保护林。这里也是现存最大的濒危红猩猩栖息地,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红猩猩的数量已大量减少。婆罗洲自然环境的保护得到广泛的支持,而红猩猩已成为保护婆罗洲自然环境的焦点。
|
在全球主要热带地区中,亚洲森林遭采伐速度最快,并且大面积林地因猖獗的工业化采伐、经济种植园扩张、过度狩猎、野生动植物活体及其产品非法贸易、淡水及海岸生态系统的污染和退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威胁而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热带亚洲的许多物种仅有狭窄的地理分布和有限的种群数量,它们对生境破坏和退化具有特有的脆弱性;
大型林居动物如大象、犀牛、老虎、马来熊、猩猩的地理区域和种群数量明显地遭到瓦解,现今极少数森林中具有它们原有生境大型动物区系全部类型;
许多热带亚洲的重要生态系统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代表性严重不足,使它们面临未来威胁和退化的脆弱性很高;
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这将逐步扩大对木材、野味、野生动物产品、农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常常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或不可持续的利用;
热带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确定的研究对象和保护行动创造了新的机会。
有鉴于此,亚洲热带生物保护协会呼吁:
- 《宣言》敦促亚洲热带的所有国家扩大在其境内的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特别是对于那些未被保护或保护不善的森林类型和生态地区,以及那些保有脆弱的大型动物的地区。
- 《宣言》强烈建议,建立保护区连接的地区性网络及跨边界走廊带,扩大保护区面积和对面积敏感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有效率,从而减小对许多外来威胁的脆弱性。
- 持续地增加对科学策略的资金投入,(a) 恢复退化和次生森林植被;(b)确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区域; (c)增强和维持现有和筹建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功能的连通性; (d) 开拓多国间的研究、合作和能力建设; (e)设计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开发策略。
- 强烈建议:热带亚洲的政策制订者与科学家之间开展积极的对话,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区域及其重要自然资源所面临的挑战。
- 《宣言》主张,鉴于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可观的科技力量和经验,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应在热带亚洲推动、资助、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保护行动方面承担领导作用。
The ATBC
热带生物保护协会(www.atbio.org) 成立于1963年,是全世界致力于研究、保护和明智地利用热带生态系统的全球最大的科学组织,已有会员1200多人,覆盖70多个国家。
该协会最近一次年会于2006年7月18-21日在中国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以及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共同主持。
推荐此文章?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