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消费和人口增长滋生环境问题,并不能改善城市化和预期寿命
研究发现:到2015年人类生态“足迹”将扩大34%
消费和人口增长滋生环境问题,并不能改善城市化和预期寿命
Rhett A. Butler, mongabay.com
2007年9月21日
一份发表《生态学前沿》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人口的膨胀和日增的财富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研究者们说,其他环境恶化的促因-城市化、经济结构和人口年龄分布-实际上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他们还发现,“教育的普及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并没有导致环境恶化。这一点也暗示着,人类生活某些方面的提高并不总是在最大限度上影响着环境。”
通过建立一种称为STIRPAT的统计模式程序,华盛顿州大学的尤金-A.-罗莎、俄勒冈大学的理查德-约克和密西根州大学的托马斯-狄茨运用经验系统地评估了那些导致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研究者们还推算了现在人口超过100万的所有国家在2015年的“生态足迹”。罗伯特-史尊格在华盛顿州大学的新闻发布材料中写道,“‘生态足迹’是一种对于环境压力的定量分析,这种压力源于人们需求土地和资源来满足其食,住,行和消费品和服务。”
生态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环境影响的指标,是影响力的乘数。1表明某个国家处于全球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低于1和高于1分别表示在平均水平之下和之上。影象和文本承谋《生态学前沿》提供。. |
研究者们发现,“人口和财富的增长将有可能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力至少提高三分之一。”为了缓和这种不利影响,各国需要把资源使用效率每年提高2%。而全球环境的影响源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世界上两个大国)消费水平的提高。
“中国需每年把技术效率提高2.9%,印度2.2%,以防止预测的生态足迹状况的发生。”他们在报告中写道,“中国和印度的预测状况分别是9亿8400万公顷和7亿3800万公顷,占全球总量的37%。毫无疑问,两国动态的环境政策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反,根据研究者的预测,俄罗斯对环境的影响到2015年将降低25%。
虽然美国现在是生态足迹最大的国家,但到2015年它对环境的影响将减小。
“虽然根据预测美国对环境的影响较中国和印度要小,但到2015年也占全球的17.5%,比现在的20%有所下降。”
研究者们说,总体上美国生态强度值为1.4。这也就是说,美国现实的生态足迹是基于其人口数量、富裕程度、国土面积和纬度的预测结果的1.4倍。
在全球范围内,罗莎、约克和狄茨预测说,2015年全球的生态足迹将达到181亿公顷,这与2001年的135亿公顷相比,增加了34%。据估算,地球可耕地面积达114亿公顷,这也就是说,2015年生态足迹水平将相当于1.6个地球。研究人员们说,技术上的发展很难抵消这个发展速度,但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在有些地区,国民经济中能源利用效率年增长率高达5%。”
论文结论中研究人员们表现了一种乐观态度。他们写道,“我们似乎可以不把人类生活的改善与环境压力的增大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如果策略使用得当,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可以在不加深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实现。”
引文:
狄茨等(2007)驾御人类生态足迹 《生态学前沿》 2007年5月第一期,13-18页
本文使用的引言和信息都来自罗伯特-史尊格的“华盛顿州大学(WSU)研究人员发现:人口和消费致使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和托马斯-狄茨、尤金-A.-罗莎和理查德-约克的论文“驾御人类生态足迹”。
发表评论
如果你想联系mongabay.com或提交关于此报道的评论(需经编辑同意才发布),请使用此链接:Contact联络
News options